記者張翔程/臺北報導
2024巴黎奧運結束,中華代表團勇奪2金5銅,中華民國專任運動教練協會今(18)日舉辦「榮耀巴黎奧運 展望2028洛杉磯奧運專任運動教練永續發展公聽會」,包括巴黎奧運金牌林郁婷、2017臺北世大運標槍金牌鄭兆村等人都出席公聽會。林郁婷的教練曾自強表示,「希望對於獎勵、後勤保障多多重視,就像是賣帝寶卻拿到漢堡的價值,確實有點不舒服」。
擁有14年教練生涯的曾自強表示,每個縣市對檢核管理辦法的規範都不同,應該做彈性修正,個人希望能夠多多爭取獎勵、後勤保障,政府投入這麼多資源給選手,獎勵金可以月退俸的方式,教練能拿到500萬獎勵金,卻沒有月退俸制度,教練的保障還有討論空間。」
曾自強說:「如果我花15年在國家隊,我的同儕則在校園服務,但當我離開國家隊,我的薪水和他僅差距3000元,因此我希望專任運動教練不要進入學校,就看不到未來的夢想。」
林郁婷則說:「希望努力過後,教練能獲得相應的回報,如果今天我沒有繼續練習,持續在專項領域發展,教練就必須回母校任職,且回去後薪資保障並不是那麼完善,希望制度上可以更好,假設有一天我退役了,希望教練回母校任職可以更有保障。」
中華民國專任運動教練協會秘書長邱為榮表示,專任運動教練除了每年的學校考核外,更必須面臨3年一大考的課題,且全國績效考核的方式與內容並不一致,形成過度強調每位教練績效表現,也因過度強調績效,因此影響教練保護訓練原則,忽略學生發育期應避免的過度訓練。
體育署副署長房瑞文回應,專任運動教練滿3年需考核部分,還是要尊重縣市政府規定,專任運動教練的差假則應該準用教師,回到學校與縣市的規定,至於教練聘任時若是初級,後來取得中級、高級,學校得以更高的級別改聘,體育署將會邀集地方政府協商,要求進行改聘,公聽會的相關訴求,都會在1個月內回應。
